荥阳市两所学校喜获“全国象棋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映象网 记者 王文凯 通讯员 高耀)6月15日,2018年全国象棋特色学校比赛在深圳举行。开幕式上,中国象棋协会为全国30所学校、幼儿园颁发“全国象棋特色学校”匾牌,荥阳市广武镇第一小学和广武镇第二小学两所学校喜获殊荣。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郭莉萍和广东省棋牌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吕钦为获评单位授牌。
在开幕式后举行的全国象棋特色学校工作座谈会上,荥阳市楚河汉界象棋文化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王万军应邀就荥阳市创建成功两所全国象棋特色学校所做的努力及组织2018年全国业余棋王赛预选赛暨荥阳市中小学生(幼儿)象棋比赛成功经验为与会代表进行交流分享。广武镇中心学校校长兼广武镇第一小学校长徐晓宾、广武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陈玉旺、广武镇第二小学校长何红斌随行参加了开幕式及座谈会。
据悉,被授予“全国象棋特色学校(幼儿园)”的单位应同时具备:有3年以上的象棋普及教育基础,在本地区象棋教育工作特色鲜明、成绩突出;有专职领导主抓象棋工作,有四年以上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专项经费支持象棋活动开展;具备开展象棋项目的教学、培训的专门场地和比赛器材;象棋为校本课程或选修课程,超过半数的学生参加这一课程;有专职或者兼职象棋教师(或教练员);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比赛或主题活动;在校学生有二级棋士证书或者两年之内获得市级比赛团体前三名。
广武镇中心校自2015年大力开展象棋教育以来,提出“以棋树德、以棋益智、以棋健体”的“象棋+”教学理念,制定象棋课程标准、开设象棋课、组建象棋社团和专业校队,确立全面普及加特长培养相结合的特色建设策略,走出了一条课堂抓普及、活动增兴趣、课余搞提高、比赛出成果的特色建设之路。
在2017年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荥阳预选赛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2018年“体彩杯”郑州市中小学棋类象棋比赛中,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小学甲组团体一等奖。
王万军说,荥阳市广武镇两所小学能获此殊荣与广武镇中心校广大师生同心同向扎实开展象棋教育、努力发掘象棋文化密不可分,同时,这也是荥阳市近年来大力弘扬象棋文化结出的硕果。相信,在广武一小、广武二小的引领下,荥阳市会涌现出更多的象棋特色学校,这既为荥阳市“一校一品”创建树立了榜样,更为该市合力共建世界象棋文化之都提供了坚实保障。
南安首个“全国象棋特色学校”落户水头
(海丝商报 记者蔡静琦 文/图)近日,原本默默无闻的水头镇西部乡村小学——仁福小学,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究其原因,是15日在深圳坪山举行的全国特色学校工作会议上,仁福小学被评为“全国象棋特色学校”;而拥有这个称号的,全国才30所中小学幼儿园。
更令人鼓舞的是,16日-18日,全国象棋特色学校象棋比赛,仁福小学选送的四位棋手均取得不俗战绩——李艳梅荣获A组女子二等奖,许钧涛荣获B组男子二等奖,郑瑀凡荣获A组男子三等奖,许书豪获B组男子三等奖。
竞技、普及两手抓
仁福小学与象棋结缘的故事,得从2002年说起。2002年,水头学区要参加由南安市教育局、文体局主办的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但当时并没有学校有开展这样的兴趣小组,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怎么办?当时已连续5年担任仁福小学校长的陈明锋,棋艺在村里小有名气,集训一支参赛队伍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比赛是参加了,成绩却惨不忍睹。“怎么也想不到会这么惨,输的真的很惨烈。”那场比赛,让陈明锋刻骨铭心,他立志要在学校培养出象棋高手。
2003年,仁福小学的校本课程《中国象棋文化》获南安市教育局审核通过。“我们起初存有很强的竞技心态,学习象棋就是为了比赛,拿名次,是有选择的培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同样的机会。”陈明锋说,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五年。
“象棋不应是少数人的项目,普及才能带动整个学校的象棋氛围。”听从了前来考察的专家团这样的建议,仁福小学通过课堂、兴趣班、校队等途径持续开展活动,定期举行每学期一次的全员比赛,象棋手抄报评比,象棋真人秀,象棋双人赛,象棋擂台赛等象棋活动,象棋文化才真正在仁福小学遍地开花。
“我们不否认普及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能摒弃竞技这一重要属性。”陈明锋说,如果没有竞技,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就谈不了普及。“我们现在是竞技普及两手抓,对兴趣浓厚的、有天赋的孩子选拔到校队里,加强训练。兴趣不大的学生,也可以学个象棋的基本逻辑思维,对他们的智力开发都会有不错的效果。”
坚持17年,做好教练
经过10多年的磨炼,仁福小学厚积薄发,于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取得南安市小学生象棋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获福建省象棋锦标赛女子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
这样的成绩,对一个师资力量不足的乡村小学来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今年已经53岁的陈明锋,头上已然有了几丝白发。17年来,他带头坚持推广象棋文化,还亲自挂帅校队,辅导学生,教学生拆盘、复盘。
“学校功课很紧,我们不敢耽误学生的学习,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比如每天午饭后的一小时,晚上放学后一小时,再者周六一个上午。”陈明锋坦言,愿意加入校队的学生,都是因为兴趣,没有兴趣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说实话,真的很苦,别的学生一放学就可以玩,而校队的却还要长时间的训练”。
为了做好接棒工作,陈明锋还要求学校里的每个数学老师都要学会象棋,不会的,他都手把手教。在他看来,象棋和数学是有极大的相通之处,学好象棋对于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有极大的帮助。
资金不足或成发展桎梏
就读仁福小学六年级的李艳梅来自贵州,从小跟着父母来到水头,打幼儿园开始就在仁福小学读。因为兴趣,二年级的时候接触到了象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代表学校参加了许多的赛事。
今年春季,李艳梅取得二级棋士资格,因此被同学们称为“棋王”。这个等级,在泉州地区都是不多见的。难能可贵的是,棋艺不错的她,其他功课也特别好,数学经常都是一百分,还担任班长。
据陈明锋介绍,要想获评“全国象棋特色学校”,不仅要普及象棋文化,学校至少要有一个二级棋手,恰好今年李艳梅同学就获得了二级棋士资格,满足了评审的所有条件。
然而,谈及学校象棋的未来,陈明锋脸上写满了无奈。
据介绍,该校参加本次全国象棋特色学校象棋比赛的两名优秀选手,差点因为经费问题无法参加。后经仁福村党支部书记黄再星和东道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福赞助,问题才得以解决。
如今最令陈明锋困苦的就是学生参赛的经费问题。如果没有走出去,就不知道跟别人的差距在哪,但是如果走出去就一定要花钱。“如果我们向学生家长收费,连优秀棋手都没了。”